端午小長假,旅游勝地廈門鼓浪嶼導游與商家聯手宰客的亂象被總臺曝光。9日,廈門市發布通報稱,已成立鼓浪嶼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聯合工作組,多家涉事單位被停業整頓,涉事導游和駕駛員資格被暫扣或注銷,并對曝光行業開展舉一反三拉網式排查。
廈門鼓浪嶼是我國知名旅游勝地和世界文化遺產,是有“國際歷史社區”“萬國建筑博物館”美譽的“國家瑰寶”。出于自然生態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考慮,鼓浪嶼和廈門市區之間并未采取跨海橋隧等現代交通方式連接,是有意避免外界對島嶼過多介入、增加島嶼旅游壓力。但在本次曝光的灰色產業鏈中,本該作為公共交通的輪渡船票和出租車竟淪為某些黑景點的“引流”工具,導游和不法商家一起串通坑蒙消費者……凡此種種可謂“宰客一條龍”,普通消費者上島后根本難以招架,當地職能部門始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又保護了什么呢?
更令人感到氣憤的是,面對記者以游客身份的投訴反映,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鼓浪嶼管委會、文化旅游等多個部門并未積極有效協商解決,要么是以罰代管“退費”處理,要么干脆說“管不到”也“管不了”其他環節,文旅旅游服務熱線甚至直接讓其撥打12345市長熱線。當地相關主管部門看似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實際上卻是在互相推諉、規避責任,這種自設的“監管壁壘”不禁讓人追問,為民初心哪里去了?
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面對輿論監督,廈門市第一時間作出整改反饋。作為國際旅游城市,廈門不妨拿出“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生態治理態度和經驗久久為功,好好進行產業生態治理和為民服務的作風建設。
這兩年我國旅游業火爆復蘇,無論是傳統旅游勝地還是后起之秀的小縣城都迎來大批游客,旅游業也被視為具有帶動作用的服務業新興產業。大量游客帶來了無限機遇,也對文旅市場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體驗需求、發展要求。最近各地頻繁曝光的市場“鬼秤”、導游回扣、強制消費等,是“頑疾”也是“通病”。作為旅游城市,不能躺在“好山好水”的資源稟賦上坐享其成,也不能只重開發利用不重管理提升,更不能“躺平”不作為,姑息放任不法分子從中不當牟利。各地方政府要綜合施策,積極營造和維護好旅游市場消費環境,以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其他行業一起贏得更多發展機遇和經濟社會效益。(央廣網評論員 姜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