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以文物為匙,解“何以中國”之問。7月9日至11日,來自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墨西哥、尼加拉瓜、泰國、突尼斯、越南等國家的“打卡中國——你好,陜西!”參訪團,走進陜西考古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青銅器博物院等文物殿堂,透過文物看文明,穿越歷史看中國。

何以中國:不默的文物_fororder_圖片1

“打卡中國——你好,陜西!”參訪團參觀中國青銅器博物院 攝影 張雨晨

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在西周早期著名禮器何尊的器內底部,122字銘文中“藏著”一句“宅茲中國”,這是已發現的“中國”二字的最早文字記錄。

溯古言今,“中國”二字與何尊熠熠同輝、文脈關聯三千年,其內涵從最初的方位區劃“天下之中”不斷演變、發展、擴充,融匯于中華文明的浩蕩洪流,成為世界窺見“國名”源頭、了解“何以中國”的文字之始。

青銅器文物上的段段銘文,勾勒出周秦歷史的模樣,記述著周秦文明的演變,用“何以周秦”作答“何以中國”。

何以中國:不默的文物_fororder_圖片2

何尊 攝影 柳洪華

從地下到地上、從荒野到館藏,文物所經歷的考古歷程,正是中華文明的石破天驚。

1974年3月,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馬俑被發現。此后,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成為中國的又一象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個俑坑全部發掘可出土陶俑、陶馬近8000件。“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這些中國古人猶如一張張“精準畫像”,用“千人千面”的風采印證著中華文明的獨特,也讓世界看到了創造文明的“中國面孔”。

何以中國:不默的文物_fororder_圖片3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 攝影 張雨晨

出秦入唐,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何家村遺寶展廳,眾多文物的背后都包蘊著文明交流的精彩故事。

比如骨咄玉帶銙,骨咄即珂咄骨,是中亞的一個小國,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間,史籍記載其與唐王朝交往密切;再如鎏金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杯內底的魔蝎、指鋬上的鹿、外壁的仕女及狩獵的男子,充分說明了這是一件融合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佳作。

這些從未停止訴說的文物,無不證明了文明從來不是對立的。在宏闊廣大的空間和深邃悠遠的時間中,讓中華文明孕育出“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等文明基因,也讓人類文明在交流中互鑒、在互鑒中發展。

何以中國:不默的文物_fororder_圖片4

鑲金獸首瑪瑙杯 攝影 柳洪華

唯有潛入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方能找到“何以中國”的答案。

2022年開館的陜西考古博物館,系統梳理了自建國以來陜西考古的發展歷程,用考古學科發展史和考古學理論、成果解讀、文保理念和技術,來解剖五千年多年文明史的模樣。

打開陜西考古博物館的大門,燦爛奪目的歷史文明映照著飛速發展的現代崛起,這大抵就是“何以中國”之要津。

何以中國:不默的文物_fororder_圖片5

“打卡中國——你好,陜西!”參訪團參觀陜西考古博物館 攝影 張雨晨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從“宅茲中國”到“何以中國”,煌煌千年的史歌,永不沉默的文物以“盛世中華”見證者之名,恪守中國立場,超越中國局限,向世界講述“何以中國”。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